-
27
2021-05元赵孟頫行书临兰亭序卷
纸本。纵24.5厘米,横65.5厘米。国家一级文物。该书卷内容为王羲之写于东晋永和九年(353)的《兰亭序》,共28行,324字。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,王羲之与谢安、孙綽等41位友人在浙江绍兴兰亭“修禊”,会上各人做诗,王羲之为他们的诗...
-
22
2021-05明镶玉嵌宝梅花形金簪
“年华灼灼艳桃李,结发簪花配君子”,发簪不仅仅是一种发饰,还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。 “女子……十有五年而笄”(《礼记•内则》),“笄”即束发之簪,是女子成年许嫁的标识,至少从宋代起,簪子也多用于男女定情信物。我院藏一对明镶玉嵌宝梅花形金簪,明...
-
21
2021-05在线微课|雅集趣话之“无上清幽袖底藏”(贰)
了解了香的用途,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品鉴香。香道的品鉴方法主要是通过香席:一般经过品香、坐香、课香三个步骤。品香的过程首先需要对香料有所了解,同时也要知晓各个工具的使用,当然这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;而坐香是一个循环体悟的过程,先是初品清鼻,去除...
-
20
2021-05在线微课|雅集趣话之“无上清幽袖底藏”(壹)
香道,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生活艺术的升华,多流行于古代贵族士大夫及文人阶层。它始于中国,至古尧、舜、禹祭天礼神以香为信。殷商时代就有香炉问世,汉末的《名医别录》对香道就已经有文字记载,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。香道博大精深,绝不只是狭隘地指佛...
-
09
2021-05贺天健《百丈泉》
“百丈泉头天上来,浑浑直泻两山开。”无锡博物院藏贺天健所绘《百丈泉》图轴就描绘了这一胜景,图中峰峦叠嶂,烟云浮荡,正是阵雨方过之时,百丈泉水似白练从悬崖倾泻而下,飘忽潇洒,美丽多姿。是图作于1957年,是贺天健的代表作之一,画风跌宕雄奇,富...
-
05
2021-05在线微课|茶事中国——茶文化学习之茶味自然(贰)
撮泡法的盛行,也带动了饮茶茶具的发展,紫砂壶也在此时广泛流行。紫砂茶器在于宋代就已出现,北宋诗人梅尧臣曾用“小石冷泉留早味,紫泥新品泛春华”的诗句表达出他对紫砂茶器的赞美。到了明代中期,由于紫砂器自身的特点、文人雅士的推崇、饮茶之风的兴盛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