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“袁大头”一般人没见过

时间: 2025年08月06日 浏览次数: 13

“袁大头”是民间俗称,指的是1914年(民国三年)制定《国币条例》后发行的以袁世凯头像为主要图案的机制银币。面值有壹圆、半圆、贰角、壹角,其中以壹圆银币发行量最大,也最为常见。

1915年袁世凯称帝,在位仅83天,但“袁大头”并未因他的倒台而退出历史舞台,而是继续流通了很长一段时间。从1914年12月24日正式发行,到新中国成立后还未完全停产。1951年,西南局出于云贵等西南地区人民普遍认同银元的考虑,同时为了配合西藏和平解放,在成都铸造了一批民国三年的“袁大头”,到1954年停产,袁大头才逐渐退出流通。“袁大头”发行数量大,流传范围广,成功取代了前清“龙洋”,驱逐了此前在中国流行的外国银元,基本完成了统一币制的历史任务。

常见的“袁大头”

1.png2.png

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银币

无锡博物院藏

直径3.9厘米,重26.88克

这枚“袁大头”,正面摹刻袁世凯五分侧脸像,上列“中华民国三年”,背面为嘉禾二木,左右交互,下萦结带,中镌“壹圆”二字。除了民国三年外,还有民国八年、民国九年和十年,这些纪年并不能证明此枚银元的生产年份,仅是版别的差异之一。

“袁大头”制作精美,成色重量划一,颇受民众欢迎,因此“袁大头”需求量大,生产厂家多。首批出自天津、南京造币厂,随后武昌、杭州、广州、奉天、安庆、南昌等造币厂均加入生产之列。在政局混乱岁月,中央缺乏威信,地方各行其是,再加上各省地方军阀或民间私制,导致其版式繁杂,论百上千,可谓中国近代银元之首,为现在收藏鉴赏者增添了许多乐趣。

珍稀的“七分脸”

3.png

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银币(签名版)

无锡博物院藏

直径3.88厘米,重25.98克

这枚“袁大头”正面是七分侧脸像,更加突出了袁世凯的面部特征,头发根根分明且自然弯曲,十分立体,在右侧边缘可见“L.GIORGI”的签名。背面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龙、凤、黼、黻组合作为主体图案,上列“纪念币”,下为面值“ONE DOLLAR”。

4.png5.png

“七分脸”是筹备发行之初,由意大利雕刻师鲁尔·乔奇根据袁世凯照片精制而成的样币。完成后乔奇携带样币面见袁世凯,发现他的雕刻与本人神采差异很大,深感挫折,要求重刻获准。重刻后的肖像即我们常见的五分脸,而原刻的样币俗称“七分脸”。“七分脸”又分为“L.GIORGI”签字版和无签字的普通版,存世数量都十分稀少,是收藏界难得一见的宠儿。2022年,一枚签字版的“七分脸”拍出了570万的高价。


参考文献:

1、孙浩编著:《百年银元:中国近代机制币珍赏》,上海:上海科学出版社,2012.8。

2、张煦:从《国币条例》看“袁大头”的流通,《中国档案》2023年05期。

3、王钢:袁世凯像机制壹圆银币版别考略,《中国钱币》2012年01期。

©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   @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:4805010 苏ICP备1020753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