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有宝藏:翰墨飘香沐吴风

时间: 2022年04月08日 浏览次数: 2370

“名城雅韵藏文脉,

翰墨飘香沐吴风”。

在中国的“太湖明珠”无锡,

有一所守护这座城市文化瑰宝的

地方性综合博物馆---无锡博物院。

无锡博物院现在拥有各类文物藏品3万4千多件,其中包括书画、紫砂、陶器、玉器等等,字画的藏品有5000余件,以历代法书、清宫旧藏字画、无锡望族以及艺术家的捐赠书画最具特色。

1.jpg

一件因吃而成就的笔墨神迹

——五代杨凝式行书《韭花帖》

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地域文明发展史。无锡博物院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,所珍藏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无可替代的,其中在书法史上地位非常重要的《韭花帖》则成为千古不朽之作。

2.jpg

五代杨凝式《韭花帖》无锡博物院藏

在无锡博物院,珍藏着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的一幅行书--《韭花帖》。在古代,有天下十大行书的说法,第一行书,当然是《兰亭序》,《韭花帖》名列第五,这个帖子当中叙述了书法家午睡起来,饥肠辘辘,正好有个朋友给他送来了韭花酱和鲜嫩的羊羔肉,那么这个书法家吃过以后,就提笔给这个朋友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。那么整幅作品用笔率性洒脱,时行时楷,时收时放,开阖有度,可以说是书法史上的一幅名作。

南宗山水 文人画顶流

——元倪瓒《苔痕树影图》

无锡博物院一直致力将保护文物、传承历史文脉作为担负的责任和使命。因一代又一代人多年的坚守和初心才达到了现在非常丰富的馆藏。馆内来之不易的重要藏品《苔痕树影图》更是成为镇馆之宝。

640.jpg

元倪瓒《苔痕树影图》无锡博物院藏

中国古代十大画家当中,无锡就占了三位,分别是顾恺之、倪云林、王紱。作为“元四家”之一,倪云林对明清以来的山水画影响极大。因为他性格清高,个性迂癖,惜墨如金, 所以现在存世的作品数量也很少。这幅《苔痕树影图》是倪云林去世前两年的作品,国家一级文物。画中绘有枯树两株、青石一块、修竹数丛,左上角他也亲笔题诗一首,书法古淡天真,笔墨技巧真的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

吴王手谕,号令天下

——《朱元璋行书手谕卷》

一件藏品如一段活的历史,它穿透历史隧道,向世人诉说着曾经的烽火岁月。而无锡博物院珍藏的朱元璋亲笔《吴王手谕》,就带我们走进了那段烽火狼烟的历史,也走进了这位传奇帝王的另一面。

640 (1).jpg

明朱元璋《吴王手谕》无锡博物院藏

无锡博物院还藏有朱元璋的亲笔《吴王手谕》,那么这个卷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,是国家一级文物。这个卷子是朱元璋写给大将军徐达的一个手谕,谈论的是“张寇首目”的这个越狱事件。直到今天,我们来展卷阅读,仍然能感受到朱元璋的那种杀伐决断的这种气概。

锡博英才 吴风传承

——融古汇今,焕发文物活力

如今,无锡博物院已从一个普通的“收藏者”变成一个文化的“保护者”和“传承者”。通过每年策划举办数个精品原创展览,让越来越多的珍贵文物与观众见面。与此同时,博物院注重人才的培养,给更多的青年人才创造一个学习、研究、创作和展示的平台,进一步推动无锡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,促进无锡文化艺术的持续发展和繁荣。

640 (2).jpg

《与古为新——锡博2020艺术新空间特展》

从2019年开始,无锡博物院就开展了锡博英才的行动计划,对于符合条件的青年艺术家、青年学者给予专项资助。通过第一届的行动,我们成功举办了《与古为新——锡博2020艺术新空间特展》,第二届锡博英才行动也正在开展当中。

聚英才,传薪火,融古汇今,焕发文物活力,无锡博物院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传承与创新,积极践行“让文物活起来”,让文物走进大众的生活。

欢迎走进无锡博物院,

一起来触摸历史,

品读翰墨飘香的吴风古韵。

©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   @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:4800335 苏ICP备1020753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