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

正在建设中,敬请期待...

确定

冷了又舍不得?在锡博遇见薄荷曼波~

时间: 2025年10月24日 浏览次数:339

无锡一夜降温,闪电入冬~

之前还在受不住高温的人,来不及后悔就裹上了冬衣。

谁说无锡没有春季、秋季的?

无锡博物院里薄荷曼波正在热舞。

“春水碧,秋月瓷——吴地青瓷艺术展”正在展出中,展柜中那一抹抹清新莹润的绿色瞬间让人恍惚:古人早就解锁了薄荷曼波的色彩密码?从商周的原始青瓷到宋元的巅峰之作,这抹跨越千年的碧色,正上演着传统美学与现代潮流的浪漫对话。

微信图片_20251023143358_167_71.jpg微信图片_20251023143448_170_71.jpg微信图片_20251023143435_169_71.jpg

薄荷曼波到底是什么颜色?

“曼波”一词则源于南美流行的一种舞蹈,是一种自由自在,随心而动的状态。与“薄荷”一词结合给人一种挣脱束缚的松弛感。

它是绿中带灰的冷调色彩,像晨露洗刷过的热带树叶,又似混入了柔白的薄荷冻,自带清凉活力与自然质感,难怪能成为时尚圈的“流量密码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1023133824_160_71.jpg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瓷中的绿意

中国陶瓷史,半部是青瓷。青瓷素有“千峰翠色”等美誉。漫步展厅我们可以看见战国青瓷乐器泛着淡青微光,如同薄荷曼波色中最内敛的基调;宋影青梅花形瓷盒莹润如玉,恰似加了柔光滤镜的曼波绿,釉面的温润与指尖的微凉,完美复刻了这种颜色带来的感官体验。更令人惊叹的是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鬲式炉,那抹浓淡相宜的碧色,简直是薄荷曼波绿的“古早原版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1023133805_159_71.jpg

无锡博物院藏 战国原始青瓷錞于

微信图片_20251023133803_158_71.jpg

无锡博物院藏 宋影青梅花形瓷盒

微信图片_20251023133758_157_71.jpg

无锡博物院藏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鬲式炉

瓷色青绿,由釉料成分和烧制工艺共同决定。主要釉料中的氧化铁在高温还原气氛下,被还原为低价铁离子,并融入釉的玻璃质结构中,最终呈现青绿色调。釉料中的氧化铁含量越低,色调越浅。釉层厚度的厚薄则会影响青色的饱满度。

微信图片_20251023133942_161_71.jpg

(图片源于网络)

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。”在各种因素的变化下,青瓷的碧色也因此万千姿态,时而偏绿如鲜薄荷叶,时而泛蓝似曼波舞的裙摆,正应了”薄荷是视觉,曼波是情绪”的流行注解。

这个秋冬,不妨走进无锡博物院西区二层临展厅,让这抹穿越千年的薄荷曼波绿,治愈你的都市疲惫。在这里,你遇见的不仅是一件件瓷器,更是心中的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