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

正在建设中,敬请期待...

确定

锡博文物中的无锡抗战故事|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后方医院使用的奎宁针剂

时间: 2025年11月19日 浏览次数:71

“追循烽火印迹,铭记抗战功勋”锡博文物中的无锡抗战故事(五)

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后方医院使用的奎宁针剂

1.1.jpg

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后方医院使用的奎宁针剂,无锡博物院藏,国家二级文物。

1941年皖南事变后,战斗在苏南东路的新江抗改编为新四军第十八旅,隶属新四军第六师。十八旅在无锡东湖塘镇设立了后方医院。当时后方医院的条件十分简陋,病房设在老百姓家,很多医疗用具都是医务人员自己动手制作。药品更是奇缺,如治疗疟疾用的奎宁,需要从上海等地秘密采购,再穿过日军的重重封锁运进根据地,十分不易。无锡博物院藏的这盒进口奎宁针剂能够完整保存至今,更是弥足珍贵。

虽然困难重重,但后方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凭着坚定的信念,吃苦耐劳,忠于职守,依靠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和人民群众的帮助,出色地完成了使命,有力保障了十八旅在前方的作战。六师师长谭震林还专门写了一首白话诗《白衣战士颂》,热情赞扬了医务人员的出色表现。

新四军六师在无锡

1.2.jpg

位于无锡锡北镇寨门村诸巷的新四军六师师部驻地旧址。现为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。

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,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,同时整编和扩编新四军部队。苏南的新四军主力改编为新四军第六师,下辖第十六旅、第十八旅等部队。3月,新四军六师在江阴祝塘成立,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。

1.3.jpg

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五十二团的战士正在开展文艺活动。

1.4.jpg

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军工部生产的轻迫击炮与炮弹。

新四军六师成立后,就以创建稳固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为主要任务。师部先后设在长泾、寨门等地,十八旅主要活动于无锡,先后取得奔袭江溪桥日伪军据点、陈家桥反击战、绥界桥伏击战等战斗的胜利;十六旅则活跃在宜兴、句容、丹阳等地区,恢复了茅山抗日根据地,先后攻克了丹阳县延陵、九里镇等30余处日伪军据点。

1.5fb.jpg

绥界桥伏击战旧址。1941年6月2日,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五十四团三营在荡口绥界桥伏击下乡“扫荡”的百余日伪军,毙伤敌军20余人。

1941年7月,日伪开始对苏南实行“清乡”,妄图清除占领区内的抗日力量。为配合苏常太地区军民的反“清乡”斗争,新四军六师各部在无锡周边进行了一系列作战行动,牵制了日伪军。9月,针对澄锡虞地区的第二期“清乡”开始,新四军军部要求六师采取分区转移的方法对付敌人的分区“清乡”,师部和十八旅主力穿过锡澄公路封锁线,撤离了无锡地区。十六旅则继续战斗在太滆等地,在反“清乡”斗争中扩大了宜兴的抗日根据地,后被改编为苏浙军区第一纵队。

展览安排

海报1fb.png

展览时间:2025.9.30-2026.1.4

展览地点:无锡博物院西区负一层展厅

门票:免票免预约(团队参观请提前电话预约:85727500 / 8572760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