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“十一”,锡博因你而精彩!
时间: 2025年10月09日 浏览次数:187
这个国庆长假,你在哪里捕捉快乐?
当秋日暖阳遇见八天超长待机,无锡博物院化身“创意发电站”,用一场接一场的精彩活动,将大小朋友们的假期能量充满!
“十一”八天乐,锡博的每一天都挤满了追着快乐而来的人——有人在手工桌前埋头创作,有人拿着线索在展厅里寻宝,还有人在青瓷香薰的香气里触摸千年文明。现在,就让我们一起按下回顾键,看看这份由你我共同写就的“快乐日记”吧!
数字见证热情:文化盛宴引爆全城
• 147307人次——这个数字让锡博成为这个假期当之无愧的文化地标
• 76场活动——平均每天近10场,场场爆满
• 4大新增展览——从吴地文明到红色烽火,每个展厅都人头攒动
• 98.7%满意度——收获观众如潮好评
手工体验永远是最先“点燃”欢乐的地方,8天不重样的体验项目,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心头好。航天迷们的“战场”在火箭模型拼图桌前,小脑袋凑在一起研究图纸,指尖捏着零件小心翼翼拼接,当“火箭”终于立起,举着作品跑向家长炫耀的模样,眼里满是对宇宙的向往。
航母模型立体拼图则是“硬核浪漫”,孩子们和家长分工合作,固定甲板、安装舰岛,看着“大国重器”在手中成型,连爸爸们都忍不住加入,变成了“大朋友”的快乐现场。
如果说航天航海主题是“热血款”,那传统手作区就是“温柔风”。干花团扇制作桌前,素白扇面上铺满了浅紫勿忘我、淡黄雏菊,有人把花瓣摆成爱心,有人拼出小蝴蝶,胶水干透后举起团扇轻轻晃,风里都带着花香。
发簪制作则是“古风美学课堂”,银簪杆、珍珠花托、红玛瑙坠子在手中组合,阿姨们边做边讨论“下次穿旗袍戴这个正好”,年轻姑娘们则偏爱简约款,做完当场就别在头发上,成就感藏都藏不住。
还有琉璃花灯与马赛克杯垫,是“色彩控”的最爱。透明琉璃片拼成的花灯,装上灯串后一通电,五彩光斑映在墙上,像把星星装进了灯笼。
马赛克碎片在杯垫上拼出卡通图案、几何纹样,有人还俏皮地拼了无锡博物院的文物,往后喝咖啡时用着,都是假期的回忆。
风铃挂饰的铃铛叮当作响,纸浆画的色彩大胆奔放,每个手工桌前都围着一群人,指尖忙碌着,嘴角却一直上扬。
青瓷展区则是另一番“慢时光”。配合青瓷展览推出的青瓷香薰制作,让大家从“看文物”变成“做文物相关的手作”。讲解员先带着逛展,从商周原始青瓷讲到唐宋越窑青瓷,讲釉色怎么调、纹饰怎么刻,大家听得入神。到了制作环节,大家将蜡块融化倒入青瓷笔洗中滴上檀香、雪松精油,千年青瓷的古朴,瞬间变成了能捧在手心的日常芬芳。
最让全场“沸腾”的,还要数展厅线上线下联动寻宝。参与人数达4266人次。活动一开始,就有人拿着手机找线索——可能是“瓷里寻踪”,可能是“重出江湖”,整个博物院就变成了“寻宝乐园”:有人在青瓷展柜前比对器形,有人在书画区逐幅找古画,找到“宝藏”并打卡时,欢呼声能传遍整个展厅,连工作人员都忍不住跟着笑。一位带娃的妈妈说:“以前娃逛展总走神,这次为了寻宝,主动看展签、问文物故事,比上课还认真!
除了手工和寻宝,无锡博物院的“文心手造铺”也继续high翻天,48场工作坊场场爆满。华灯初上时分,院内依旧人流如织,朝九晚九的持续开放,为市民开启了一扇沉浸式的风雅之门。
活动现场,漆韵成扇,珠串玲珑,干花凝香于书签,梨木镌刻千年文脉。参与者于方寸之间体悟匠心独运,更在“韭花帖”书灯的温润光影里,与古人文人风骨悄然对话。
另外,“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”在全国五百余家博物馆蔚然成风,无锡博物馆作为重要参与地,也加入了进来,吸引了近万市民前来打卡。馆内,“一扫一拍一红花”的互动设计,让公众在趣味体验中化身“数字守艺人”,亲身参与守护华夏文明瑰宝。
金秋的这场文保打卡热,让博物馆不再是安静的陈列场,更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明守护站。在这里,每一位市民都是“数字守艺人”,用最潮的方式,成为千年文明最温暖的守护者。
“十一”的热闹虽已过去,但手工的温度、寻宝的惊喜、青瓷的韵味,都成了这个秋天最珍贵的记忆。无锡博物院从来不是文物的“陈列馆”,而是能让文化活起来的“乐园”。下次再相遇,无论是周末还是假期,这里依然会有新的快乐等着你来解锁——毕竟,关于文化的趣味,永远不会落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