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事之乐丨以书会友 墨香传情
明邵弥积书岩图轴 绢本设色
纵100.5厘米 横31厘米
无锡博物院藏 国家一级文物
邵弥(1596—1642),原名高,字僧弥,后以字行,号瓜畴、芬陀居士等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邵弥出生于书香门第,天资聪颖,曾受业于钱谦益,学举子之业,未久辄弃去,专注于绘事。时人吴伟业曾作《画中九友歌》,将其列为“九友”之一,其诗云:“风流已矣吾瓜畴,一生迂癖为人尤,僮仆窃骂妻孥愁。瘦如黄鹄闲如鸥,烟驱墨染何曾休。”可见其性格迂癖,耿介超俗。
邵弥绘画仿宋元诸家,格调高秀。秦祖永《桐阴论画》称:“观其遗迹,萧疏岑寂,备极闲冷之致。”这件《积书岩图》写文人山居闲适生活,笔墨苍秀文雅,自有一股清逸之气。画面中,山势高耸,林木茂密,飞瀑流泉,奔泻如练。如此清幽的环境中,一文士着红衣,持杖拾级而上,身后仆童捧书随行。顺着红衣文士的视线看去,上方亭中,另一文士倚栏而立,垂眸看向下方的友人。几案之上已摆放好盆花、书籍等各类雅玩,一切就绪,只待友人到来,共享读书之乐。
画幅右上方有邵弥题诗:“弥也好书如好竹,恰似清贫与可馋。何日乞将健忘药,十乘千亩一时芟。南明好我能医俗,一帙携来实疗馋。我亦爱君津逮力,经年营致积书岩。”诗后题:“余苦好书而资不能逮,南明社兄独能携书远赠,真友朋乐事也,喜而作赠书图报之,经年始就,末语及之。崇祯十年岁丁丑六月,弟邵弥识。”
据画上所题,邵弥因友人方夏携书远赠,特绘此图以报。方夏,字南明,自号养春子,明末长洲人,曾辑刻《广韵藻》。邵弥与方夏为同乡,自垂髫缔好,常一起探讨诗文书画,方夏曾赞其绘画:“气骨苍秀,神法高灵,醒目照怀,奕奕森动”。此件作品于崇祯十年(1637)完成,邵弥时年四十二岁,此时他已得“下消疾”,即糖尿病,以致“瘦如黄鹄”,生活更为清贫。作为知己好友,方夏知其好书,生活拮据,给以资助,而邵弥精心绘制,以画回赠,这幅绘画也得以成为二人友谊的见证。
参考文献:
1、徐邦达 :《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》,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,1983年。
2、陈瑞农:《明邵弥赠书图》,《文物》1988年第9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