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微课|吴带当风——人物白描①
时间: 2024年07月15日 浏览次数:
3173
人物白描
白描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,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价值。白描历经千年传承与发展,以其简洁明快、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。它不仅体现了中国艺术家对自然、生活和人性的独特感悟与表达,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。
起源与早期发展
白描,最初起源于古代的“白画”,即指用墨线勾描物象,不着颜色的画法。这种方法类似于今日的“拓稿”或者“过稿”,成为了画家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。三国两晋时期,开始出现线描大师,也呈现出了多样的用线风格和情趣。东晋画家顾恺之开创了均匀细致风格的“高古游丝描”,其线条如春蚕吐丝,连绵蜿曲,不用折线,也没有粗细的突变,含蓄、飘忽,使人在舒缓平静的联想中感到虽静犹动。《女史箴图》就是其经典白描代表作。
顾恺之《女史箴图》局部
唐代白描的成熟
到了唐代,白描技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。唐代画师吴道子开创了具有粗细变化的“莼菜条描”,其作品笔简神全,意气豪放,为白描画、水墨画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吴道子的画作如《送子天王图》等,展现了白描技法的独特魅力。《送子天王图》创作于唐代,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化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。吴道子作为唐代著名的画家,其作品深受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氛围的影响。整幅画作体现了唐代佛教艺术的繁荣与发展,也反映了画家吴道子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。
参考文献:
《工笔白描人物教学及实践》杨菱菱
《浅论白描艺术的发展历史与未来》吴施杰
《淡墨写就无声诗李公麟及其画风研究》
图片来源于网络